第126章 新年快乐四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下午,寨子上没去走亲戚的叔叔伯伯娘娘婶婶哥哥嫂子,知道姜海蓝的两位姑姑家来了,也过来姜海蓝的叔叔婶婶家玩。
  于是,麻将桌又被围了起来,一行人轮着打麻将。
  姜海蓝坐在沙发上,电视机里继续重播着春晚,她嘴角抽了抽:为什么现在的内娱这么缺好编剧?
  能写出优秀小品作品的好编剧都去哪儿了呢?
  她实在是没脸让直播间的古人们再和她看一遍这样的小品!便拿起手机投屏播放了诗词大会。
  ——是的,村子里也安装了wifi,能满足她投屏的需求。
  二表嫂从麻将桌上下来,坐到姜海蓝身旁时,姜海蓝正认真听电视里的老师讲解图书管理员的诗词。
  她听了几句,不由得笑了起来,“我之前在论坛看到一个贴子,说某乎上认为放到两宋也是一流的诗词,你认为呢。我当时心想谁这么狂啊,敢和两宋的词人比写词。没想到楼主说的是《忆秦娥娄山关》。”
  姜海蓝也笑了,“‘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’唐宋的诗人词人如果能听到这首词,想必也会非常喜欢。”
  对吧,各位?
  二表嫂点了下头,“这首词可以说是忆秦娥的代表作了,可惜前人看不到。”
  姜海蓝:“嗯……”
  她眉眼弯弯,心说他们都听到了哦。
  二表嫂继续说:“很多人写诗写词是在抒发自己的理想,但实际上未必能够做得到。可导师不一样,他诗词也写得好,也真的做到了。”
  姜海蓝笑道,“比如‘百万雄师过大江’,咱们是真的有百万雄师?”
  二表嫂也笑,“是啊,导师说到做到,没有吹牛。”
  ——
  唐初位面。
  李世民惊讶地抬眼看向天幕,侧耳聆听姜海蓝给各朝代的人们完整地念一遍那首《忆秦娥娄山关》。
  他小做震惊。
  又很是喜欢地将“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念了一遍。
  怎么说呢,姜海蓝给天幕下的大家看过某站up主出的讲解视频。
  李世民知道“那位”很是厉害,他指挥了四渡赤水,让大唐君臣欢喜地推演了好几天;他领导了三湾改编,大唐君臣在大开眼界的同时积极学习;他建立了一个新种花,大唐君臣望洋兴叹又为之叹服。
  “那位”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革命家,不想他竟也是一位诗人!
  还是作品拿得出手不掺杂什么水分的诗人!
  从姜海蓝知道直播间连通各古代位面后,李世民已经听过不少“古代名家”的诗词。
  包括大唐的李杜,包括大宋的苏辛。
  但如天幕上那妇人所说,那位的词与唐宋的大家相比也毫不逊色!
  武周位面。
  听到那句“很多人写诗写词是在抒发自己的理想,但实际上未必能够做到”,武则天勾起嘴角笑了起来。
  上官婉儿:“……”
  她看着陛下脸上戏谑的笑容,颇为无奈。
  都说“史家不幸诗家幸”,是了,若是官途顺遂事业有成,哪里还有心情伤春悲秋?哪里还能写出千古名篇?
  成功人士写出来的诗词多是老干部体,唯一的价值就是让后人当史料。
  但那位不同。
  那位在逆境中看到光明。
  于绝境中走出生路。
  他看得到头顶的浩瀚星空,也看得到脚边的青青小草。
  他说得出,做得到。
  武则天看着姜海蓝明亮的眼睛。
  她是那么地崇拜那位,所以希望他们这些“前人”也能知道,后世有那样好的一个人存在。
  她希望他的事迹能影响到前人,她希望他的思想能启发到前人。
  她希望那颗启明星,能为更多的人指路。
  她如愿了。
  武则天负手,眼眸幽深,似是看到了点点火星落入草丛。
  北宋位面。
  “百万雄师过大江。”赵匡胤念了一遍,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艳羡之色。
  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吹嘘自己,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几十万大军,但实际也许只有几万人,还可能包括后勤和民夫。
  姜海蓝调侃是真的有百万雄师,听她话里的意思,那位管理员写诗并不像前人一般吹牛,他是真的有百万军队?
  百万军队啊!
  若她说的是真的,叫赵匡胤怎么不羡慕呢?
  他要是有百万军队,还担心收不回燕云十六州?
  还会被辽国威胁一百多年?
  大宋还会分为北宋南宋?
  不会了!
  他能挥师北上,干掉辽国,一统华夏!
  不会再有那什么西夏金元!
  可惜他也只能想想了。
  能够供养百万大军,这背后是多少人口、钱粮、马匹、兵器……
  至少大宋近几十年都做不到。
  他还是要和辽国相看两厌,双方各自发展,直到其中一方灭掉另一方为止!
  ——
  她俩聊了几句,坐在电炉桌另一侧的一位青年插话道,“我小时候不懂得欣赏,还以为他老人家的诗词能进语文课本是因为他的身份。长大了才知道,诗词在他老人家的成就里不那么突出,但拿去和古代任何一位诗人比都不会逊色啊!”
  也许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学的都是优秀作品,习以为常。等长大了见多了不那么优秀的作品,就能分出好坏了。
  “当然不会逊色,比如《卜算子咏梅》!”挨着姜海蓝坐的堂妹突然开口,“陆游写‘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’但mzx写‘风雪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’、‘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’”
  她回忆着老师课上是怎么讲的,“胸襟开阔、豁达大气,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!”
  姜海蓝点点头,“卜算子这个词牌名佳作很多,除了陆游的咏梅,还有苏轼的‘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’;李之仪的‘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’;王观的‘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’。管理员这首咏梅与他们相比绝不逊色。”
  ——
  被点名的陆游惊奇地望向天幕。
  此时的他还没有写出那首《卜算子咏梅》,但万幸姜海蓝很是贴心,把两首词都念给天幕下的众人听。
  陆游听完他那首,确实是他的风格。
  托物言志,他以坚贞不屈的梅花表达自己历经艰难困苦仍旧矢志不渝。
  接着他就听到了“那位”的咏梅。
  陆游瞪大了眼睛。
  “这这这……”苏轼喜不自胜地将这首词念了一遍,又念了一遍。
  意境开阔的诗词也不是没听过,但那位的《咏梅》从头到尾都透露出一股子勃勃生气!
  他不消沉,不孤芳自赏,他奋发向上、大公无私。
  他身处困境却不局囿困窘于一时一地,他无畏而乐观。
  这是何等了不起的胸襟!
  王观叹道,不愧是能提出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人啊!
  他写“俏也不争春”,写“她在丛中笑”,由词观人,心怀百姓、无私无畏。
  怎么能说不逊色我的卜算子?我可当不起这么一句。
  ——
  “要说德胜大大的诗词,怎么能不说沁园春双胞胎呢?”
  大表哥抱着女儿在电火炉旁坐下,让在屋外玩得小手冰凉的小女孩烤火。
  他说:“《沁园春长沙》写‘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’,《沁园春雪》写‘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’。论豪放大气、意境开阔,绝对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”
  二表嫂说:“沁园春双胞胎不愧是上过语文教科书的词啊!不过我还是最喜欢《贺新郎读史》。”
  她随口背道,“人猿相揖别。……尘世难逢开口笑,上疆场彼此弯弓月。……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……盗跖庄蹻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钺。……”
  给大家端水果过来的堂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,“这也是zx的词??”
  堂妹也“哇”了一声,作为一个初三生,她是第一次听到这首词。
  二表嫂很是满意他们的反应,“就是他的词!”
  堂弟啧啧感叹,“不愧是zx,这首词写得真是……”他琢磨了一下,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,遂说道,“牛逼!”
  ——
  二表嫂背了《贺新郎读史》。
  姜海蓝则把没有念完的沁园春双胞胎背给天幕下的人们听。
  如她所愿,两首沁园春一出,震得无数人头皮发麻、心跳加速。
  忙着拿纸笔誊抄的更是数不胜数。
  李白听完了两首沁园春,忍不住大声喝采。
  古往今来,写雪写秋者不计其数,哪有人是这么写的?
  哪有人把雪景、秋景写得这般生机盎然、壮美可爱?
  又哪有人写抒情能抒得……
  李白不禁大笑。
  也难怪姜海蓝惋惜他们唐宋的诗人词人不能读到“那位”的诗词!
  如此气势,如此笔力,如此胸襟,前人不能一读,确实是可惜至极!
  杜甫右手抚须,一双眼睛亮得惊人。
  《长沙》写问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,《雪》中写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引领。
  果然不平凡的人生来就不平凡。
  一般人哪能写出这样的词?
  其豪迈气势、磅礴大气,古今罕见,也就太白兄能与之相比。
  杜甫惋惜不曾与“那位”生在一个时代。
  他激动地念道,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……”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