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《全球瘟疫》出版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桑景云从洪家离开后, 就前往孤儿院。
  她到达时,金福云正在给孤儿院的孩子上课,教他们念课文, 吕丽娘则在一旁拿着数学课本学习。
  看到这一幕,桑景云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感动。
  金福云虽然反抗了屠卫巷, 但之前,她的胆子一直很小, 她跟吕丽娘两人遇到事情,总是吕丽娘出面应对。
  桑景云几次与她们见面, 若她不主动跟金福云说话, 金福云是不会主动跟她说话的。
  来到孤儿院之后, 金福云也说自己什么都不会,以至于最后只做了最简单的保育员工作, 和一些农村妇人一起照顾年幼的孩子。
  吕丽娘则不同, 她主动帮姚同丰做一些记账的工作,后来还跟着牡丹拍电影, 要活跃许多。
  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, 金福云竟然做起了教导孩子们读书的工作, 着实让人惊喜。
  桑景云没有打扰金福云上课,只与看到自己的吕丽娘交谈起来。
  吕丽娘说道:“云景先生,福云是看了你新写的小说,才鼓起勇气去当老师的, 她觉得宋文娘跟她很像。”
  宋文娘上辈子并没有反抗侯秀杰, 她是重生后才觉醒的。
  金福云没有重生, 但她如今的年纪,跟宋文娘重生后的年纪差不多。
  宋文娘离开了侯秀杰,而她早已离开屠卫巷。
  她可以像宋文娘一样, 过自己的人生。
  书里的宋文娘,靠着自己学了很多知识,当了老师,她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。
  桑景云闻言很高兴:“这样挺好。”
  吕丽娘道:“是啊,这样很好。”
  金福云的学识,不足以让她在外面的学校教书,但在孤儿院教导孩子是不成问题的。
  更何况这段时间,她一直在学习。
  正聊着,姚同丰走了过来。
  桑景云笑着姚同丰打招呼,又跟姚同丰聊了聊。
  聊着聊着,姚同丰突然开口:“桑小姐,过段时间,我应该会离开孤儿院,我打算培养一下金福云和吕丽娘,你觉得,孤儿院将来交给她们可以吗?”
  姚同丰是谭峥泓从南城书局挖来的,他对孤儿院的工作很满意,但他不打算一直在孤儿院待着。
  他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  他要做的事情,可能会连累身边人,既然如此,还是离开孤儿院比较好。
  不过现在不着急,他会先把吕丽娘和金福云培养出来。
  “这自然是可以的。” 桑景云说道。
  在桑景云看来,吕丽娘和金福云比姚同丰更适合管理孤儿院。
  姚同丰是个很好的人,他对孤儿院的孩子很负责,中饱私囊的事情更是不存在,但他毕竟是个生活在民国的男人。
  他会用心教导孩子们读书,但他与孩子们很少有情感交流。
  这时候的男人连自己的孩子都很少抱,更别说拥抱别的孩子了,桑景云就从未见过洪永祥抱孤儿院的孩子。
  但吕丽娘和金福云会抱孩子们。
  尤其是金福云,她对孤儿院孩子的爱,都快从她的脸上、眼睛里还有行为上溢出来了!
  姚同丰道:“金福云和吕丽娘都识字,我教导她们一段时间之后,她们肯定能胜任管理孤儿院,以及教导孤儿院孩子读书认字的工作。”
  孤儿院只会教孩子们小学知识,那点知识,金福云和吕丽娘是能够学会的。
  至于中学,孩子们可以自己去考,若是考上,谭家会资助他们。
  桑景云和姚同丰聊过之后,又跟金福云聊了聊,给金福云加油鼓气:“《重生》这本书,其实是我看到了你做的种种之后,才想到要写的!你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,当初你处境很糟糕,但依然愿意帮助吕丽娘,你跟宋文娘一样勇敢,不,你更加勇敢。”
  桑景云构思《重生》这本书的时候,其实并未想到金福云。
  但现在回头想想,她发现金福云和宋文娘有许多相似之处。
  于是,她干脆就用宋文娘来给金福云鼓劲。
  果然,金福云在听了她的话之后,脸上露出坚毅之色,声音也比往常大了许多:“云景先生,我一定会努力!”
  “我相信你。” 桑景云笑道。
  金福云想到《重生》这本书里,宋文娘是那么果断,那么勇敢,在离婚后,主动去找工作。
  她也要那样!
  她要像宋文娘一样,成为一个有用的人!
  孤儿院之行,对桑景云来说非常值得。
  等她回到租界,便热情满满地继续开始写《重生》。
  想到洪玥的事情,桑景云又在书里增添了一些内容,诸如女子年纪太小怀孕,孩子身体会比较弱,女子也容易难产之类。
  跟洪玥聊天时,她想过直接跟洪玥说这些,但当时的气氛不太适合说这些,而且,洪玥其实是知道的。
  类似的内容,她在《真假千金》和《穿成包身工》里都写过。
  在《穿成包身工》这本书里,她更是写到,未来女子要年满二十岁才能结婚,因为太早结婚生育,心理上不够成熟,对身体也不好。
  桑景云会将很多自己觉得是常识的东西写在书里,可惜有时候,别人专门会攻击她写的这些。
  比如她说女子晚点结婚好这件事,就曾有人写文章辩驳,说什么南北朝时,女子十四岁还不嫁人父母都要被抓,又说晋代女子十七岁还不嫁人会被强制婚配,觉得女子到十四五岁就应该嫁人。
  桑景云才不管他们。
  这些人越是不让她写,她越是要写。
  桑景云专心写《重生》,写了七八天,就得知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开始出售了。
  《穿成包身工》这本书定价很贵,所以在上海,销量并不高。
  上海地区,很多人已经在《新小说报》上看过这个故事,他们舍不得再花两个银元买书。
  不过其他地方的书商进了很多书,所以这本书的整体销量依旧很好。
  书贵,桑景云拿到的稿费分成也就比较多,所以从赚钱的角度来讲,桑景云靠这本书赚到的钱,比她之前的书都要多。
  《穿成包身工》的销量不高,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的销量却非常高。
  没别的原因,实在是这本书太便宜了。
  这本书只卖两角!
  此时,鲜少有故事书卖这么便宜。
  再加上《上海日报》的销量远不如《新小说报》,很多人并未看过《全球瘟疫》,也就有很多人购买此书。
  这其实是正常情况,偏偏有看桑景云不顺眼的人,用 “云景新书销量低迷,远不如《全球瘟疫》” 这样的话来踩桑景云。
  桑景云得知此事并不难受,毕竟《全球瘟疫》也是她写的。
  倒是她身边的一些人,很不高兴。
  最生气的当属黄培成。
  《新小说报》编辑部,黄培成把高汉林骂了个狗血淋头,觉得高汉林一定是故意的,故意在《穿成包身工》热卖之时,出售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。
  “我看他就是想踩着云景先生宣传他的书,太过分了!” 黄培成说道。
  《新小说报》的编辑们只当没听见。
  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早就开始印刷了,其实比《穿成包身工》更早印刷好,高汉林真要是故意的,应该会在《穿成包身工》出售前,先售卖这本书。
  到时,读者看到这书只要两毛,而后续出来的《穿成包身工》要两元,肯定更加不乐意购买《穿成包身工》。
  还有就是,据他们所知,印刷这本书,高汉林没要稿费。
  也就是说,这书卖得再多,高汉林也拿不到钱。
  高汉林应该没有针对云景先生的想法。
  不过他们主编看高汉林不顺眼,有事没事都要骂几句,骂就骂吧。
  “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有什么好看的?最后所有人全部死光,这样的书太悲观了,我觉得大家应该少看点!” 黄培成继续说道,说了许多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的缺点。
  编辑们无言以对。
  主编,你对这本书很了解啊!
  黄培成不高兴的时候,在上海,又有许多人被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吓到。
  然后就去看《穿成包身工》开心一下。
  他们觉得,这两本书可以搭配着看。
  而在上海以外,人们确实把两本书放在一起出售。
  因为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早就印好了,所以南城书局跟外地书商做生意时,《穿成包身工》和《全球瘟疫》两本书是一起出售的。
  那些书商自然也把两本书一起送到书店。
  现如今,云景的名气很大,在全国各地都有她的读者,她的书不愁卖,至于《全球瘟疫》这本书……
  南城书局在将这本书批发给外地书商时,价格自然不是两角一本,会更低一些。
  但此时运输成本很高,因此这书到了外地,不可能依旧卖两角一本。
  高汉林为了避免有人高价出售这本书,特地让南城书局在书上印了售价,写明这书三角一本。
  如此一来,书商能赚钱,而这书的价格依旧便宜。
  便宜的书肯定好卖,所以这本书,书商进了很多,和《穿成包身工》一起卖给各地书店,那些书店见状,便也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出售。

章节目录